华大股份CEO尹烨撰文《精准医疗大咖论道》第一期
精准医疗大咖论道华大股份CEO 尹烨
导读
以基因检测为技术基础的精准医疗风起云涌。精准医学纳入“十三五”;基因诊断扩大适用范围,二代测序诊断试剂盒和肿瘤免疫治疗单抗陆续获FDA批准;个人基因组、健康管理、体检和保险跨界联姻;国家微生物组计划登堂香山会议;BAT,华为,亚马逊等逐鹿基因大数据云平台;国产测序仪量产,国家基因库运营;同时,科普依然短缺,应用未形成闭环;产业概念期已过;2017年可以预见大浪淘沙,并购重组可能兴起。
“使连接产生价值”,由基因慧策划,基因慧和贝壳社联合主办《精准医疗大咖论道》活动,第一期邀请十余位产业大咖联袂撰文,聚焦精准医疗,关注科技创新和应用转化,梳理产业发展态势和行业走向。
尹烨
(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CEO)
1979年生,狮子座,“白蟑螂乐队”成员,Ebay汽车模型销售冠军,罕见病慈善基金“华基金”发起人,逢年过节做古体诗词,每日做基因科普节目,拿过厨师证,营养师证……2002年加入华大基因子公司吉比爱,先后从事体外诊断试剂研发、产品注册、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市场营销等工作,率领团队在24小时内即完成了SARS诊断试剂盒全部研发及申报材料的准备并顺利获得了CFDA的审批;2009年,调入华大基因深圳总部,先后担任华大基因科技总裁、全球基因组平台负责人、华大基因研究院助理院长,华大集团首席运营官,华大医学执行总裁,华大股份CEO等职。同时担任大连理工大学兼职教授。在Nature、Nature Genetics、Science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或参与发表论文50余篇。2016年11月获“2016时代深士”称号,2016年12月获“中国杰出质量人”称号。
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
——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CEO尹烨之大咖论道
受基因慧所托,我来谈谈对于整个产业发展的思考及个人体悟。所谓“前世之不忘,后事之师”,我特意挑出了2016年的四件事跟大家分享,也期待更多人跟我互动,因为人最应该共享的是大脑。
图片由作者授权提供
第一件事,纵向打通全产业链,正从头收拾旧山河。11月5日,在第十一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ICG-11)上,华大发布了其自主研发的高通量台式测序系统BGISEQ-50;这是继BGISEQ-1000、BGISEQ-100、BGISEQ-500后的又一力作,而BGISEQ-50也将在价格上成为全球范围内同类型基因测序仪中最具竞争力的一款。后天,也就是12月25日,BGISEQ-50开始接受预定,并计划于2017年2月14日实现交付。
从1000到100、从500到50,将产品序列编号“去一个零”只是一个象征,更多地是寄寓着将基因科技惠及百姓的价格也“去一个零”的抱负。这就是华大的“顶天立地”,使生命科技更普惠、更接地气;“顶天”是说做科学研究,“立地”是说能跟老百姓直接打成一片,也就是说能将每一个好的科研成果,都转化为每个老百姓享受到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今天,华大之所以能降价来普惠,归根结底是因为打通了全产业链。CG在手,我们不再仰人鼻息,而是励精图治,促使整个产业链变得可控、有序。事实上,大国重器不应该只有原子弹、“辽宁号”、“北斗”等,还应该有基因测序仪,因为基因测序仪也是一个掌握着人类生死密码的核心武器。目前,全世界只有两个国家(中美)的三家公司可以量产临床级别的基因测序仪,而华大就是其中之一。可以说,以拥有自主研发的国产测序仪为标志,中国的基因科技实现了从最初的跟跑、并行到领跑的跨越式前进。
我相信,让世界赞叹中国智造的崛起,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能够实现。至少在基因测序仪上,我们有信心发展中国家能列装使用,我们也有信心发达国家能列装使用,因为我们胸怀造福之心,做的是普惠的事业。
图片由作者授权提供
第二件事,横向拓展行业生态圈,忆往昔峥嵘岁月稠。11月3日,在国家基因库的多功能厅,华大邀请了部分出去创业的老朋友回家看看,成立了第一届华大同学会。此事意义重大,标志着一个全新的生命时代的生态圈已具雏形,就是“华生态”。据我观察,这样一个生态圈也不是设计出来的,而是多年沉淀、多年成长起来的,跟一片热带雨林的形成过程很像。
有不少媒体和朋友都会问我,你如何看待那些出去创业的“华大系”?而我的观点一直都很明确,华大从来看的不是一个组织,也不会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因为华大关注的是整个行业的生态及发展。华大董事长汪建,以前被称作“华大教父”,现在更多被称作“基因(行业)教父”;而他一直秉持的也是一种开放心态,每次有人离开,他都会表态支持“孩子大了,爱干什么干什么”,华大不唱独角戏。
这就是平台价值,“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行业内的黄埔军校并非一朝一夕建起来的。但凡是生态圈,总有运行的规则,华生态也不例外。华生态意味着什么?两个词语。第一个词语是“靠谱”,中国基因界目前有三大骗局,一个是天赋基因,一个是基因算命,一个是遗传性肺癌,而华大系是绝不会做与之相关的任何事情的。第二个词语是“造福”,华大系不仅生在无人区,而且已经在无人区度过了近二十年,华大系也一直在熬夜;造福恰恰就是指引我们前行的北斗,大爱则是支撑我们还会继续发展下去的理由。
如今,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一个好的生态。阳光,暖万物而不惜;水,利万物而不争;空气,润万物而不语;土壤,生万物而不已……我也相信,怀利他之心,整个行业生态会走得更长久,因为我们是永远的战友,我们都想要一个冉冉升起的全新的生态,至于天什么时候亮只是时间问题。
图片由作者授权提供
第三件事,常怀公益之心,一片冰心在玉壶。9月23日,在第五届中国罕见病高峰论坛上,我代表华大宣布了一个消息:“全国范围内的地中海贫血患者,将在不远的未来获得永久免费的骨髓配型检测的机会!”据中国地中海贫血防治蓝皮书(2015)报道,我国的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已高达3000万名,其中有30万名是重型和中间型地中海贫血患者(大多为儿童),形势非常严峻。在此背景下,华大启动了“阳光计划”,已为海南省和深圳市近百个重型地中海贫血家庭提供了免费配型检测,而且帮助了七个家庭配型成功。
由此,我们也发起了旨在将地中海贫血从历史上抹去的“华基金”,目前已有一些华大人和社会人士慷慨解囊,甚至还有华大人做出了捐赠年收入1%的承诺,以行践言。然而,地中海贫血只是罕见病的一种而已。
每个人的基因都不是百分之百完美的,罕见病患者却承担了小概率事件,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被称作毁灭性事件。所幸的是,从基因测序、基因治疗、免疫治疗到干细胞疗法,生命科学的进步让我们有机会预防、治疗和治愈更多的罕见病,基因测序正在帮我们一点点儿地揭开生命的秘密。
希望,给予我们勇气和力量;身处这个行业,我们也有责任去努力,让这一特殊群体得到公平待遇、及时诊治,从而获得有尊严的生活。
图片由作者授权提供
第四件事,科普情结深厚,一蓑烟雨任平生。3月20日,在喜马拉雅的主播“基因电台”上,播出了《天方烨谈》的第一个科普节目,我记得题目是《无创产前检测:为万千宝宝的健康诞生保驾护航》。截至到12月20日,在275天内,主播“基因电台”收获了2.1万个粉丝;专辑《天方夜谭》累计制作了61集科普节目,平均每4-5天更新一期,累计播放次数429.5万。
其实初衷很简单,我想示范基因科普的正确打开方式,我想谈人们听得懂的生命科学。我曾经许下四个愿望:让与生俱来的基因健康,许一个没有罕见病的未来;让与时俱进的基因可控,许一个远离肿瘤的世界;用温度冷冻时间,许一个返老还童的梦想;用人性战胜“懒熵”,许一个人人健康的大愿望。这四个愿望,是希望,更是重担,而科普对我来说永远是第一步。
科学没有人们想象得那么复杂,我始终把自己定位为一个科普工作者,我和华大有义务让人们能听得懂复杂的基因科学。如果我们对未来的预测是,每个人都可以做一个全基因组检测,每个人都终将知道自己的个人基因组,那么我们就有责任告诉现在的人们,什么是基因,什么是基因检测,什么是基因生活,怎样用基因科技指导自己的生老病死……
热爱+坚持=天才,也许这是对的。对科普事业的热爱和坚持,使我和同样从事这项事业的科普学者无比有信心。宇宙已经存在146亿年,当你仰望天上的繁星时会有亲切感,可能就是因为你和星星都是来自于元素周期表里的氮、氢等;当你和身边亲友相聚时会有亲切感,可能就是因为你们每个人都是由A、T、C、G这四个最基本的字母组成的……这是科普,也是科学人梦里的远方。
图片由作者授权提供
讲完2016的四件事,理所当然地要谈谈2017。诸君请看:
潮落江平未有风,
扁舟共济与君同。
时时引领望天末,
何处青山是越中?
这是孟浩然的一首七言绝句,极有深意。还记得在2014年的时候,我说过,当时生物产业的整体规模连海都还不是,最多是个湖。但是短短两年的飞速发展,这个行业的百家争鸣基本结束了,百舸争流也基本结束了,目前基因产业已有的跑道基本都被占领了,我们很难再去开辟一条新的跑道。这就是“潮落”,大潮退去,裸泳的人只好出局;还在坚持游的人,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形成同盟,时不时地挤在一叶扁舟上谈合作、谈竞争。
有人问我经商之道,我认为是一个度的问题,要看你做的事是引领时代还是迎合社会。显而易见,华大一直都是引领者,否则早就被时代淘汰了,即或没有被淘汰,也一定没有今日之气度和风采。在我看来,凡是去迎合社会的事,都失去了先机,也很难成功。
“天末”既是愿景,也是先机。正因为华大一直想做的是引领时代的事,不想做也不屑于做迎合市场的事,才会有生存压力的考验;不忘初心又痴心不改,只能另辟蹊径,才卯足了劲儿把自己的技术、知识产权乃至整个产业链全部打通了。唯有如此,才能完成自我造血循环,才能实现时时引领。所谓先知先觉经营者,历史证明,华大总是在外界还没明白“这是什么”的时候,先杀了出去,而且让别人跟着我们跑。
越中美地今何在?对于整个行业及生态圈来说,前景总是美好而灿烂的。但是也会有一些限制和不足,希望所有从业者不忘初心、相携而行!
【后记】
感谢华大基因尹烨先生的参与支持和热情分享。
有情怀和做实事者自古有之,但两者兼备少。做一个有趣的人,有用的人是尹烨先生一直坚守的,不会弹吉他的厨师不是好的CEO,而从强健的体态中可以看出身心,知行的合一,值得后来者学习。期待更多科学家们普播大众;更多企业家不忘初心;更多情怀之士实干兴邦,方得始终 (基因慧 汪亮)。
敬请期待下一期大咖寄语和撰文。
附赠(每位嘉宾所在企业大事记)
华大基因大事记
张家界会议
杨焕明、于军、汪建等人就中国人类基因组计划议题提出了一整套具有前瞻性的战略构想,1998年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人类基因组中心在北京成立。杨焕明任主任,汪建任执行主任,于军、刘思奇任副主任。
19991% 人类基因组计划
1999年9月9日,华大基因于上午9时9分9秒在北京空港工业区B区6号楼3层开启了“人类基因组1%计划”的准备工作。9月9日亦定为华大基因的庆典日。
2001杭州华大成立
2001年1月21日"杭州华大基因研发中心"在浙江省和杭州市的支持下成立。国家主要领导人考察华大基因并接见了国际人类基因组会议的五国科学家代表和华大基因杨焕明、汪建、于军等
200210% 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
2002年华大基因牵头中华协作组,承担10%国际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
2006100%第一个中国人基因组图谱
2007年10月11日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完成绘制“第一个中国人基因组图谱”,获《Science》杂志报道。
2012生物学期刊GigaScience发行
2012年7月12日 华大基因和生物医学中心(BioMed Central)宣布其共同创办的生物学期刊《GigaScience》首刊正式发行,2016年首获IF:7.461,获得综合性期刊全球第六,中国第二。
2013收购Complete Genomics
2013年3月18日深圳华大基因成功完成对人类全基因组精准测序的创新领导者Complete Genomics的收购。
2014国产测序仪和试剂盒获CFDA批准注册
2014年6月30日 CFDA批准华大基因BGISEQ-1000基因测序仪、BGISEQ-100基因测序仪和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T21、T18、T13)检测试剂盒(联合探针锚定连接测序法)、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T21、T18、T13)检测试剂盒(半导体测序法)医疗器械注册。
2015桌面测序仪BGISEQ-500展出
2015年6月27日,华大基因在中国展出一款桌面化的测序仪系统BGISEQ-500。
2016国家基因库正式运营
2016年9月22日,筹建4年,由华大基因承建和运营的深圳国家基因库在深圳东部大鹏湾畔揭幕,宣告正式运营。
1. 以上内容是基因慧策划、邀请行业大咖撰文,编辑成文。版权属于基因慧(北京基因界科技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在尊重版权情况下,欢迎传播。
2. 我们秉持客观、严谨、中立的态度,从多方渠道收集并发布信息,供行业参考。但受收集当时信息公开的时效性,不同渠道存在不同见解,不能完全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如有错漏之处,欢迎指正。
3. 以上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旨在基因慧第三方平台上传播、连接、探索。
基因慧独家策划的《基因三人行》之《温故2016》活动,已邀请行业细分领域代表性企业和专家参与,第一期临床基因检测播出反响热烈(点击链接),近期将推出肿瘤基因检测、微生物组、个人基因组、生物云平台等专题。欢迎关注,同时,《基因三人行》节目诚邀赞助、冠名等商务合作(010-56527551)。
更多干货,欢迎进入基因慧知识铺
调研、培训、会议报道、品宣等服务:
电话:010-56527551 / 400-088-7466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1号官网:www.geneclub.net.cn邮箱:info@genonet.cn基因慧
精准医疗
行业连接器
长按关注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华文章